Oracle 憑藉 AI 雲端基建需求爆發,市值有望在一年內突破 1 兆美元大關。
2025-09-24
💡 我個人認為,AI 的成長浪潮才剛開始,能抓住「雲端+AI」趨勢的公司,往往就是下一個巨頭。那麼,Oracle 憑什麼有機會加入兆元俱樂部呢?
Oracle 股價在 2025 年截至 9 月 23 日已經上漲了 88%,靠的是營收和獲利的強勁成長。 它的市值目前約 8770 億美元,只差 14% 就能達到 1 兆美元大關。
Oracle 已將 2026 會計年度營收指引上修至至少 670 億美元,年增約 17%,是去年成長率的兩倍。考慮到對 AI 資料中心的需求火熱,公司甚至可能超越這一目標。
👉 我認為這意味著,Oracle 並不是靠「財務操作」在漲,而是靠實際的需求與訂單支撐。那麼,這些訂單從哪裡來?
Oracle 的 OCI (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) 業務大幅受惠,因為越來越多企業租用 Oracle 的資料中心來訓練 AI 模型、打造應用。 Oracle 的資料中心遍布全球 50 多個地理區域,這讓它成為 AI 訓練的核心供應商之一。
例如,OpenAI 將在五年內支付 Oracle 高達 3000 億美元,來租用雲端算力。 截至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,Oracle 的剩餘履約義務(RPO)達到 4550 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暴增 359%!
OpenAI、Oracle、NVIDIA 之間目前已形成高度閉環的 AI 生態系:NVIDIA 投資 OpenAI、OpenAI 投入巨資使用 Oracle 的雲端基礎設施,Oracle 則反過來採購 NVIDIA 的 GPU,這樣的資本與技術迴圈深化了三方的長期戰略合作。
生態閉環邏輯與專注重點:
資金流:NVIDIA 承諾分階段投資 OpenAI 至多 1000 億美元,OpenAI 將這筆資金投入 Oracle 雲端服務建設 AI 超級數據中心,而 Oracle 採購 NVIDIA 晶片,經濟利益在三方間形成循環。
專注重點:OpenAI 專注於以規模化基礎設施擴展模型應用、強化多元商業變現能力(訂閱、企業客製/API 等),並極致優化算力與新模型產品化。
可持續性挑戰:OpenAI 現階段營收規模已非常高,但支出(光算力/雲端花費 2025 年預估逾 280 億美元)也極大,持續維持高速成長和優化計算成本,是其營運和商業模式能否持續創新高的最大關鍵。
OpenAI 營收創新高的核心,不只是模型口碑或會員數,更關乎這個「AI 資本—基礎設施—算力」閉環是否能帶領公司進入下個收入與創新高峰;現階段營收動能仍極高,但對運算基礎設施與性能極端依賴,需要不斷突破推論效率與商業覆蓋率,才能應對未來龐大資本投入與競爭壓力。
👉 我看這數據,基本上等於「未來收入已經鎖定」。那麼,這樣的成長還能延續幾年?
Oracle 預期 2026 財年 OCI 營收將增長 77% 至 180 億美元,隔年再增至 320 億美元。 到 2028 財年,OCI 營收甚至可能 翻倍到 730 億美元。
這樣的增速,幾乎是傳統雲端業務的兩到三倍,顯示 Oracle 已經把 AI 當作成長的最大引擎。
項目 | 2024 | 2025 | 2026E (預估) |
---|---|---|---|
總收入(億美元) | 539.9 | 574 | >670 |
雲服務收入(億美元) | ~393 | 440 | 持續增長 |
GAAP淨利(億美元) | 107.8 | 124 | — |
非GAAP淨利(億美元) | 156.9 | 173 | — |
現金流(億美元) | 185.7 | 208 | — |
資本支出(億美元) | 68.7 | 212.2 | >250 |
雲基礎設施收入增長 | — | 52% | >70% |
RPO(億美元) | — | 1380 | 大幅提升 |
👉 這樣看來,Oracle 的確可能在短短幾年內,躋身 AI 雲端巨頭的第一梯隊。那麼,股價什麼時候能反映出來?
根據 CNN 追蹤的 43 位分析師,Oracle 的 12 個月中位數目標價為 350 美元,比現價還有 13% 上漲空間,這幾乎足以讓 Oracle 跨入兆元市值俱樂部。
目前 Oracle 的股價營收比 PS約 15 倍,雖然高於科技業平均,但因為成長性強,這樣的估值或許合理。 若最終營收達到 700 億美元,維持相同估值倍數,兆元市值並不遙遠。
👉 我認為,這代表 Oracle 可能在未來 12 個月,就實現市值「破兆」。那麼,投資人應該怎麼做?
短線來看,Oracle 今年已經大漲 88%。 市值逼近 兆元大關,股價自然會進入 高檔震盪。 這個時候追高,風險並不低。
對於價值成長型投資人來說, 最好的策略不是「一口氣重倉」, 而是等 股價震盪收斂, 甚至等到市場情緒冷卻、 股價拉回到合理區間,再慢慢布局。
為什麼?
因為 Oracle 雖然基本面強、RPO 管線驚人, 但短期內的漲幅, 已經把部分的未來成長 提前反映 在價格上。
換句話說, 現在它是一檔「趨勢明確,但估值偏貴」的 AI 雲端股。
但是,以我價值投資的角度,寧可等待價格回補一半的跳空缺口(約$272)後,我才會加以考慮的!畢竟好股票也要有好的安全邊際~